最全展会,最多服务,最深解读,就在好展会!

人物

武文祥--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名誉理事长

时间:2010-07-20   

好展会网  印刷专题】 武文祥,男,1934年出生于山西省介休县万户堡村一个商人家庭,他的祖父和父亲相继在北京钱庄供职。在他少年时,家境不好,又处战乱年代,只能边劳动,边读书,直到1949年初才读完小学。15岁就在北京参加了工作。在组织的关怀下,他坚持一面工作,一面学习,于1954至1956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函授工业统计专科学校学习,1986年2月至7月在中共中央党校干部进修班学习。曾荣获北京新华印刷厂模范工作者、青年优秀工作者、文化部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称号。历任科员、副科长、科长、党委副书记、副经理等职,并获高级经济师职称,现任中国印刷公司经理、党委书记。 武文祥自 1949年3月参加工作,至今已有43年,期间1958年下放河北省丰润县农村锻炼10个月;1962年7月至1963年10月随中央司局长、部长百人下放团,到大跃进前的100个粮棉高产县之一黑龙江省巴彦县帮助恢复工作,任县委书记秘书;1969年4月至1972年11月下放到湖北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劳动锻炼,除这三次下放5年外,有38年一直从事印刷印刷物资工作。多年来,他满怀热忱,勤奋工作,为印刷物资工作的发展壮大,为我国印刷工业的进步和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1949年至·1958年,武文祥先后在北京新华油墨厂、北京新华印刷器材行、北京新华印刷厂、出版总署印刷局、文化部出版局从事计划统计工作,曾参与编制《印刷工业1956年一1967年长远规划纲要》,参与建立全国印刷工业统计报表制度,修订印刷工业产品目录及编制1957年不变价格等,并受北京市统计局邀请两次为北京地区印刷企业统计人员作专业辅导,为建立健全全国印刷工业计划统计工作作出了贡献。   二、1958年,武文祥参加了中国印刷器材公司筹建工作。自此以后,他就在印刷物资工作岗位上奋斗,付出了自己全部精力。在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为改变印刷机械自产自销、供不应求的局面,争取纳入国家计划,他对印刷机械制造业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情况为国家决定从1959年起将印机列为部管产品提供了依据;他参与制订了有关部管印刷机械、公司管印刷器材的计划申请、分配管理办法。他还协同有关生产部门规划和发展印刷机械、器材定点生产企业,促进合理布局,加强行业管理。为了促使印刷机械、器材国产化,在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武文祥和其他同事一道,先后组织和推动生产部门试制了大、小高速印报、印书轮转机,全张二回转印刷机,对开单色、双色胶印机等20余种制版、印刷、装订机械以及字型纸板、无粉腐蚀锌版、橡皮布、胶印锌皮、制版胶片、高级油墨等一批为印刷工业所急需的印刷器材,从而初步形成了国产印刷机械、器材的生产供应体系,基本改变了主要印刷设备、器材依靠从东欧进口的局面,对当时建立从中央到县的报纸书刊印刷网,改变印刷生产力布局,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此期间,武文祥组织完成了援助越南、朝鲜、阿尔巴尼亚、缅甸等十多个国家成套印刷设备、器材供应任务。1963年日本在北京举办工业展览会期间,武文祥组织并参加了印刷方面5个项目的技术交流,其中“合成树脂、颜料与油墨”项目对以后不久我国油墨从油脂型转向树脂型起了关键作用。   三、1972年底,中国印刷器材公司与北京纸张供应站合并,组建中国印刷物资公司。武文祥参加了组建工作。随后,他作为公司领导成员长期分管。印刷机械、器材的分配供应工作,并和其他同事一起为印刷物资工作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1974年10月,公司组织召开全国印刷机械、器材供应工作座谈会,武文祥承担了会议的主要组织准备工作,起草了会议主题报告。会议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总结历史经验,及时提出了印刷物资工作“促进生产,服务生产,统筹安排,保证重点,面向全国印刷行业,为尽快改变我国印刷技术落后状况服务,为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服务”的方针任务以及相应的措施,改变了过去单纯强调为出版服务,忽视为全行业服务的倾向。这一方针的贯彻对印刷物资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武文祥积极探索做好印刷物资供应工作的新路子、新办法,在印刷机械器材供应中实行了短线产品计划分配,大型设备预先订货,中长线产品敞开供应,计划订货与各种类型的展销结合,计划供应与门市零售结合以及印刷设备配套承包供应等多种适合形势需要的经营方式。他为创办印刷器材服务部、装帧材料服务部作了积极努力。他还大力开展印刷物资方面的内联外引业务,通过努力,公司与国内十多家公司和印刷机械、器材生产厂签订了联营或产销协议,同有关单位在深圳建立了粤深印刷发展公司,在广东佛山建立了中国印刷物资南方贸易中心,同北京人民机器厂等单位组建了科、工、贸结合的北京印刷设备联合公司。他出访亚、欧、非、美等国家和地区20多次,和国外100多家厂商建立了联系和业务往来,先后与外商合作建立了6个进口设备零配件和维修服务中心,同日本、香港和国内有关单位,先后在北京、天津、上海合资建立了三祥堂快速印刷新技术公司、基华字体公司、天津云兴油墨公司、上海明治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总投资近 500万美元,年产气垫橡皮布8万平米,为填补我国新型印刷橡皮布生产的空白创造了条件)。由于武文祥和其他同事的共同努力,近年来,公司的经营业务不断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多年来,印刷机械、器材供应品种增加,供应量翻番。1978年印刷机械、器材销售额为1498万元,1991年公司销售总额达9.2亿元,其中印刷机械、器材销售额达1.6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9倍多。   武文祥长期以来还十分重视和关心全国印刷物资系统的建设,在促进系统内部协作、为整个印刷物资系统服务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如在1979年“昆明会议” 上,提出了健全省、市、自治区印刷物资供应机构的建议,经国家出版局同意,明确了公司对地方公司的业务指导关系,在全国印刷物资系统有较大影响。经多年努力,各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都设有印刷物资公司(站)和1一2个服务门市部,从中央到地方已形成一个印刷物资供应体系并发挥了主渠道作用。1991 年全国印刷物资系统的销售额达29.7亿元,比1979年的4.2亿元增长了6倍。   印刷物资工作是印刷业和印刷机械、器材制造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它的发展,对书刊、报纸、包装装演印刷及其他印刷起到了保障作用,对印刷机械、器材的生产起到了促进作用。   四、武文祥作为印刷物资工作方面的专家和领导人之一,对我国印刷工业的进步和振兴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多年来,他参与了多项印刷技术装备发展规划和印刷技术改造规划的制订,积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在印刷物资工作中千方百计组织实施,如《1974年一1975年印刷技术改造需要的28项重点印刷设备、器材发展规划》、《1978年一1985年全国印刷机械、器材生产供应规划》、《1978年一1985年全国新闻印刷技术发展规划要点》、《印刷技术装备 “六五”、“七五”发展规划》等。他受有关部门和生产企业的邀请,多次参加有关技术政策、新产品发展方向咨询、论证和重大产品的鉴定。多年来,他还积极承担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任务,如:援外工作中的专业考察、组织订货、赴港办理旧印刷机器验收和内运工作,办理印刷机械合同订购的具体业务等。   五、长期以来,武文祥热情倡导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为我国印刷技术的进步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把协助和推动生产、科研部门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当作自己的责任,为生产、科研部门提供样机、样品和技术信息,积极组织新产品的试用和宣传推广,做了许多有成效的工作。近十年来,公司为印刷行业组织提供各种照排机1400多台,单、双色胶印机3700多台,卷筒纸胶印机261台,pS版600多万张。为了加速国内的印刷技术改造及为印刷装备、材料的国产化提供借鉴,公司组织进口了相当数量的先进适用的印刷设备和部分国内急需的印刷器材,前几年还进一步开展了与东欧的补偿贸易,仅1987年就从东欧进口印刷设备金额达1000多万元。上述这些设备、器材的提供,有力地配合和促进了全国印刷技术改造。为了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公司会同有关方面组织了20多次国内技术交流。早在80年代初,武文祥等就建议并主持召开了我国第一次胶印印书经验交流会,会议总结推广了照相排字、胶印印书、印报经验,促进了国产胶印印书、印报设备及相关器材的试制,推动了胶印印书印报的发展。经武文祥建议并帮助,河北第三新华印刷厂基本采用国产设备,建成我国新建厂中第一个照排胶印印书工厂,他还建议并帮助西藏自治区确定了新建胶印印书的建厂方案。除此之外,为了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使国产印刷设备、器材打入国际市场,他协助有关部门在1984、1988、1992年三届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上作了大量的招展、筹展和重点产品留购及技术交流工作。   六、武文祥联系广泛,热心支持行业管理和印刷界各种有利于印刷事业进步的活动。他是原国家经委印刷技术装备协调小组成员;新闻出版署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科技情报委员会委员、发行高级经济师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北京印刷学院董事会副董事长;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常务理事、秘书长,并作为工业协会的代表被推荐为中国工业经济协会理事;中国印刷博物馆筹委会委员兼办公室主任。在上述机构、社团筹建和日常活动中,他在老前辈的亲切指导下,和同事们一道为振兴印刷工业而奔忙。   武文祥在印刷业界工作43年,尤其是在中国印刷物资公司工作的34年,为公司及印刷物资系统的发展,为促进印刷机械、器材的生产和印刷工业的进步,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前面提到的有些工作,是武文祥和其他同事一道做的,或者是公司和其他单位一起办的,但其中都包含着他的积极作用。1992年武文祥奉调中国印刷公司工作,这是他从1954年离开北京新华印刷厂38年之后,重返印刷管理的岗位,他服从组织安排,愿意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继续拼搏,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奋斗终生。
(好展会网  印刷专题  )
免责申明:
1.部分图文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目的在于分享更多信息。
2.信息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不对信息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做任何保证。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删除,联系方式qq:2119739037。